MENU
新闻中心
NEW VARIETIES
联系方式

地址:
郑州市管城回族区未来路南端

电话:
0371-65330981

邮箱:
suowangzhan@163.com

专家观点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家观点

涂洪涛 桃园主要害虫——食心虫的发生与防治

来源:《果农之友》杂志 作者: 2020-04-22 00:00:00 浏览量:

  进入5—6月后,桃园害虫防治的重点主要是果实害虫的防治,下面就桃园主要食心虫的种类与防治方法作以介绍。

  1  桃园主要食心虫的种类

  桃园主要食心虫的种类有梨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桃蛀螟、橘小实蝇等害虫。

  2  桃园主要食心虫的发生与危害

  2.1 梨小食心虫

  梨小食心虫简称梨小,又名东方蛀果蛾、桃折心虫,属鳞翅目、卷蛾科。在我国南北果产区均有分布,主要危害樱桃、梨、桃、李,还可危害苹果、山楂、杏、枣、海棠、枇杷等果树。

  【危害特点】 

  4—7月份,梨小幼虫在嫩梢髓部内蛀食,被害新梢萎蔫下垂、枯死、折断。蛀孔外有虫粪,易于识别。7月份则蛀入果实,多从果肩或萼洼附近蛀入,直到果心。早期蛀孔较大,孔外有粪便,引起虫孔周围腐烂变褐,并变大凹陷,形成“黑膏药”。后期蛀孔小,且周围呈绿色。

  【形态特征】

  (1)成虫:体长4.6~6毫米,翅展10.6~15.0毫米,全身灰褐色。前翅前缘有7~l0组白色斜短纹,翅面中部有一小白点,近外缘处有10个黑色斑点。

  (2)卵:扁椭圆形,中央稍隆起,初产时呈淡黄白色半透明,渐变微粉红色。

  (3)幼虫:老熟幼虫全身桃红色,体长10~13毫米。头部黄褐色,腹部末端有臀栉4~7个刺。低龄幼虫体白色,头及前胸背板黑色。    

  (4)蛹:体长6~8毫米,黄褐色,纺锤形,腹部背面有两排短刺。外被有灰白色丝茧,长椭圆形,稍扁平,长10毫米。 

  【发生特点】

  梨小食心虫在华北地区1年发生3~4代,华南地区1年发生6~7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干基部土缝中、树干翘皮缝隙等处结茧越冬。翌年3月开始化蛹,越冬代成虫于3月底至4月初开始羽化,4月中旬达到羽化盛期并开始产卵。一代幼虫孵化和蛀入桃梢、苹果梢的时间为4月下旬至5月下旬,盛期在5月中旬。幼虫于9月上旬至10月上旬越冬。成虫多产卵于果实肩部,特别在两果相接处产卵多,少数产于叶背和果梗上。由于发生期不整齐,各代之间有重叠现象,四个虫态共存。1~3代主要危害桃树新梢,无桃树时也危害苹果新梢,一般第三代成虫从7月中旬起转移到苹果园危害。梨小食心虫有转主危害习性,因此,在桃、苹果、梨果树混栽果园危害严重。多雨潮湿年份发生重。
2.2桃小食心虫

  桃小食心虫属鳞翅目蛀果蛾科害虫,又称桃蛀果蛾、桃小食蛾、桃食卷叶蛾,简称“桃小”,是中国北方果树生产中危害最大、发生最普遍的食心虫类害虫之一。

  【危害特点】

  桃小食心虫主要危害苹果、桃、梨、山楂、枣、李等果树。幼虫一般由果实胴部、底部蛀入,果实表面留有针状大小蛀果孔,呈现黑褐色凹点,四周浓绿色,常伴有泪珠状果胶外溢,干涸后呈白色蜡质膜。因蛀孔较微小,不易发现。幼虫钻蛀取食果皮表层至果心,虫道弯曲,内有红褐色虫粪。幼果期危害,果实一般变黄脱落,偶见树上悬挂。幼虫老熟后,脱果前3~4天形成脱果孔,将部分粪便排出果实。部分粪便常粘附脱果孔周围,易于发现。

  【形态特征】

  (1)成虫:雌性虫体较大,体长7~8毫米,翅展15~18毫米;雄性虫体较小,体长5~6毫米,翅展13~15毫米。全体灰白色至灰褐色,复眼红褐色。雌虫唇须较长、向前直伸,雄虫唇须较短、向上翘,该特征是鉴别雌雄虫的主要特征之一。成虫前翅中部近前缘处有近似三角形蓝灰色大斑,近基部和中部有7~8簇黄褐或蓝褐斜立的鳞片。后翅灰色,缘毛长,浅灰色。翅缰(昆虫后翅的前缘基部发生的一根或多根硬刚毛,飞行时用于连接前、后翅)雄虫1根,雌虫2根。

  (2)卵:椭圆形或桶形,初期橙红色,渐变为深红色,孵化前期卵顶部可见幼虫黑色头壳。卵顶部环生2~3圈“Y”状刺毛,卵壳表面具不规则多角形网状刻纹。

  (3)幼虫:幼龄幼虫淡黄或白色,近老熟时体长13~16毫米,桃红色,幼虫体长、大小、颜色常因寄主植物等因素略有差异。幼虫腹部颜色较浅,无臀栉,头黄褐色,前胸盾黄褐至深褐色,臀板黄褐或粉红色。幼虫老熟后,作茧化蛹,茧分为夏茧和冬茧两种类型。夏茧较大,长纺锤形,长7~13毫米,茧丝松散,幼虫呈“一”字形化蛹。冬茧较小,扁圆形,长2~3毫米,茧丝紧密,幼虫呈“C”形蜷缩化蛹。

  (4)蛹:初期黄白色,渐变灰黑色。足和触角端部游离,蛹壁光滑无刺。

  【发生特点】

  桃小食心在北方果区广泛发生,在北方地区一年一般发生1~2代,在河南发生2~3代,以老熟幼虫在果园树下土壤、堆果场、果树根颈部结茧越冬,越冬代幼虫5月中旬开始出土。出土后主要在树冠荫蔽处、石块、土块、果树老根、杂草、杂物等处作夏茧并化蛹,成虫羽化后常昼伏夜出,一般经2~3天产卵,每只雌虫的产卵期约为15天。初孵幼虫常在果实表面爬行选择适当部位蛀果危害,桃小食心虫成虫世代重叠严重,导致其代数区分不明显。桃小食心虫的发生与当地温度、湿度、寄主植物种类等关系密切。越冬幼虫出土、化蛹、羽化、产卵等都需要较高的湿度,成虫出土时需要土壤湿润,天干地旱时幼虫几乎全不能出土,而雨后出土数量显著增多。5—6月降雨量的多少是影响越冬代成虫羽化时间和数量的主导因素。因此,防治时需要根据天气情况合理调整。
2.3桃蛀螟

  桃蛀螟,又名桃斑螟,俗称桃蛀心虫、桃蛀野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在我国北方果区广泛分布。

  【危害特点】

  桃蛀螟是一种多食性害虫,寄主包括高粱、玉米、向日葵以及桃、梨、杏、李、苹果、梅、柿、核桃、板栗、石榴、无花果、柑橘、龙眼等果树。在高粱和玉米上桃蛀螟以幼虫取食心叶和钻蛀茎干危害,在果树上主要钻蛀果实危害。桃蛀螟幼虫不仅蛀食果实,影响果实发育,导致变色、脱落,而且该虫在果内排泄粪便,对果实产量、品质和商品价值等造成严重影响。

  【形态特征】

  (1) 成虫:体长10~15毫米,翅展20~26毫米,全体黄至橙黄色,体背、前翅、后翅散生大小不一的黑色斑点,似豹纹。雄蛾腹部末端有黑色毛丛,雌蛾腹部末端圆锥形。

  (2)卵:长0.6~0.8毫米,宽0.4~0.6毫米,椭圆形,具有细密而不规则的网状纹。随时间推移,颜色由初产时乳白或米黄色渐变为橘黄色,孵化前期变为红褐色,可以此推测产卵时间。

  (3)幼虫:体长18~25毫米,体背多为淡褐、浅灰、浅灰蓝、暗红等色,腹面为淡绿色。头暗褐,前胸盾片褐色,臀板灰褐色,各体节毛片明显,灰褐至黑褐色,背面的毛片较大,第1~8腹节气门以上各具6个,成2横列,前4后2。气门椭圆形,围气门片黑褐色突起。腹足趾钩为不规则的3序环。

  (4)蛹:长11~14毫米,纺锤形。初为浅黄绿色,渐变为黄褐至深褐色。头、胸和腹部1~8节背面密布细小突起,第5~7腹节前后缘有一条刺突。腹部末端有6条臀刺。

  【发生特点】

  桃蛀螟在中国每年发生代数存在较大差异。如华北地区2~3代,华东地区3~4代,西北地区3~5代,华中地区5代,华南地区5~6代。该虫主要以老熟幼虫在树翘皮裂缝、枝杈、树洞、干僵果内、贮果场、土块下、石缝、园艺地布及覆盖物、板栗壳、玉米和高粱秸秆、杂草堆等处结茧化蛹越冬。越冬代幼虫一般在3月下旬开始化蛹,4月中、下旬开始羽化,5月下旬—6月上旬进入羽化盛期。5月中旬田间可见虫卵,盛期在5月下旬—6月上旬,一直到9月下旬,均可见虫卵,世代重叠严重。随蛀食时间的延长,果内可见虫粪,并伴有腐烂、霉变特征。幼虫5龄,经15~20天老熟。

  
       2.4  橘小实蝇

  橘小实蝇属双翅目,实蝇科,是一种世界性检疫害虫,能够危害250余种水果和蔬菜,主要危害种类包括柑橘类、石榴、杨梅、桃、枇杷、香蕉、番石榴、木瓜、杨桃、梨、柿、辣椒、茄子、西红柿、无花果、荔枝、龙眼等,以幼虫蛀食致使果实腐烂脱落。以前对我国长江以南的水果危害最为严重,近两年在北方地区不断报道发现橘小实蝇危害,其中在河南、陕西、北京均有连年报道危害的情况。

  【危害特点】

  成虫产卵于寄主果实,幼虫在果实中取食果肉并发育成长,幼虫成熟后从果实中外出并入土化蛹,成虫在土壤中羽化外出。作物果实受橘小实蝇幼虫危害后,可造成落果或使果实失去经济价值,该虫严重发生的地区可造成作物绝收,或达80%以上的作物产量损失。据在郑州初步调查,橘小实蝇对桃园危害最为严重,8月份后桃果危害率几乎达到100%,多种果树混栽最适宜橘小实蝇发生猖獗,前期危害桃、杏、李,然后转移到梨、苹果、枣、猕猴桃上,最后还可危害柿、核桃等,几乎所有北方果树都可以成为其危害对象。

  【形态特征】

  (1)成虫:体长7~8毫米,翅透明,翅脉黄褐色,有三角形翅痣。全体深黑色和黄色相间。胸部背面大部分黑色,但黄色的“U”字形斑纹十分明显。腹部黄色,第1、2节背面各有一条黑色横带,从第3节开始中央有一条黑色的纵带直抵腹端,构成一个明显的“T”字形斑纹。雌虫产卵管发达,由3节组成。

  (2)卵:梭形,长约1毫米,宽约0.1毫米,乳白色。

  (3)幼虫:蝇蛆形,类型无头无足型,老熟时体长约10毫米,黄白色。

  (4)蛹:为围蛹,长约5毫米,全身黄褐色。

  【发生特点】

  虽然我国此前大量研究认为橘小实蝇基本适宜在长江以南发生,1月平均温度在-1℃以下地区为不适宜发生区,但目前调查发现,在一些设想的非适生区发生严重,并已在局部地区造成严重危害。目前对北方各地的橘小实蝇是当年从南方水果携带侵入还是在当地生存连年繁衍并无定论。但从发生地逐年危害加重的现象判断,应该会是在当地定居,北方种群是否已经发生耐寒性突变也未见报道。在未来对北方果树的潜在威胁尚不能明确预测,从当前局部发生情况看,认为橘小实蝇在发生果园要比常见的桃小食心虫或梨小食心虫危害严重,不仅直接造成果品危害,在外观完整的果实内部发现和家蝇幼虫大小相近的橘小实蝇老熟幼虫,足以影响到消费者对果品的直接消费,所以对北方果树产业存在很大的潜在风险。

  橘小实蝇的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4种虫态。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橘小实蝇世代重叠严重,全年均可活动,无严格的越冬现象。而在温带地区,该虫1年发生1~5代,可以同时以老熟幼虫、蛹及成虫3种虫态越冬。在28℃下,橘小实蝇羽化7~12天便开始交尾,每次交尾持续2~12小时,雌虫在日落黄昏前后四处飞舞并释放性外激素吸引雄虫。成虫日产卵1~40粒或更多,雌虫平均产卵400~1 800粒。橘小实蝇幼虫分3个龄期。1~2龄幼虫不会弹跳,第3龄老熟幼虫会从果中弹跳到土表,找适当地点化蛹,跳跃距离可达15~25厘米,高度可达10~15厘米,并可连续跳跃多次。土壤含水量低于40%或高于80%时,老熟幼虫入土慢,且死亡率高。

  3  主要防治方法

  3.1  农业防治

  梨小食心虫具有转移寄主危害的特性,尽量避免桃、李、杏与梨、苹果混栽。冬季清扫果园落叶落果,刮除老翘皮,并集中深埋或烧毁,消灭越冬代幼虫。在幼虫发生初期,要及时剪除被害梢集中烧毁、及时摘除有虫果集中销毁。秋季在树干绑一圈瓦楞纸或草把可诱集越冬代幼虫,可在春季幼虫出蛰前解下集中销毁。

  桃小食心虫以老熟幼虫入土越冬,可以在越冬幼虫出土盛期,树冠下培土或覆盖地膜。防止幼虫出土及羽化为成虫。或者药剂处理土壤,用辛硫磷或毒死蜱喷施树冠下,或上述药剂加水5倍拌250倍细土,将毒土均匀撒于树冠下,可取得一定防治效果。

  桃蛀螟危害果实采收后至新梢萌芽前,及时摘除树上僵果,捡拾树下干、僵、病、虫果实,集中烧毁或深埋。烧毁时要注意防火,深埋时要辅助撒施石灰或药剂,且深度不小于20厘米。果树生长期间,随时摘除虫果,处理害虫。果园养鸡、鸭、鹅等家禽,可啄食脱果幼虫,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4月下旬起可在果园安装黑光灯,挂诱集罐、性引诱芯等诱杀成虫,并可起到预测预报的作用。果实采收前树干捆绑一圈稻草、杂草或果袋等杂物,可诱集部分幼虫、蛹和成虫,然后集中处理彻底销毁。利用桃蛀螟成虫对向日葵花盘的嗜食性强、喜在其上产卵的特性,分期分批种植向日葵,招引成虫产卵,待幼虫老熟前,集中处理,可以有效降低虫果率,减小虫口密度,减少果园喷药次数。

  在同一地区内尽可能种植同一品种或成熟期相近的水果品种,以打断橘小实蝇的食物链。在果实成熟期间,每隔3~5天收集田间烂果或落果进行集中沤浸,可消灭果中的幼虫,大大减低虫源。果园内及附近忌种番木瓜、番茄、辣椒等瓜果类寄主作物,对切断橘小实蝇食物链具有重要作用。采用与非寄主植物的间种、浅翻挖土、冬季灌水2~3次等措施更能破坏越冬幼虫、蛹、成虫生境,可促进该虫的大量死亡。

  对于食心虫来说套袋能够起到最好的防治效果,但人工成本也相对较高,可根据果园发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是否套袋。对于发生橘小实蝇的果园要注意,脱袋后1~2天可能就对桃果造成危害。

  3.2  信息素防治

  昆虫信息素是昆虫所分泌的能引诱同种异性个体进行交尾的微量化学物质,它是物种特定的通讯系统。

  信息素的优点:

  (1)无毒性:比食盐毒性还要低,就算直接吃下去也不会有问题;

  (2)专一性:不会杀害其他无辜的虫及破坏生物圈;

  (3)高效性:进行预测预报每月每公顷5毫克~1克,用量很小,方便灵活;

  (4)随时皆可以使用:不像其他的防治方式受天气、环境限制。利用信息素防治果树食心虫已经是目前果园常见的措施,主要应用方式有预测预报、诱杀、迷向等方式。

  利用信息素预测预报可以提高防治的精准度,成本低,效率高。目前上述食心虫均已经有商业化的专用诱芯,在果园中可使用三角形诱捕器或者水盆型诱捕器进行监测,每周调查诱捕数量,根据诱捕情况在成虫发生高峰期用药,可显著提高防治效果。

  诱杀法主要分为大量诱捕法和化学农药诱杀法。

  大量诱捕法的具体方法是在田间设置一定量的诱捕器,用以大量诱杀成虫,降低成虫的自然交配率,从而达到减少次代幼虫的虫口密度、保护农作物免受危害的目的。

  化学农药诱杀法需要利用特殊设计的诱杀器,利用信息素引诱害虫成虫接触诱杀器,诱杀器涂抹有触杀性化学农药毒杀成虫,从而达到防治的目的。该方法的缺点是信息素主要引诱的是雄成虫,对雌虫无效,因此防治效果受果园虫口基数以及果园环境、气候情况影响较大。橘小实蝇诱杀主要采用有机磷类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混合甲基丁香酚的产品,美国陶氏益农公司推出橘小实蝇诱杀产品凝胶+二溴磷+多杀菌素+甲基丁香酚的防治效果好于敌百虫喷雾,持效期可长达12周,但目前还未在我国登记。

  应用昆虫信息素迷向技术防治害虫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它具有高效无毒、不伤害天敌、不污染环境等优点,因而深受人们的欢迎。国内外对这一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都很重视,特别是梨小食心虫已经开发出成熟的商业化产品,目前一亩成本在100~150元,可根据果园发生危害情况选择。注意使用时必须是规模化连片果园才有较好效果,一般要求不低于50亩,且要均匀设置信息素迷向散发器。

  3.3  化学防治

  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桃蛀螟均属鳞翅目害虫,就是一般我们说的蛾类害虫,此类害虫化学防治一般采用触杀性农药或胃毒性农药,传统药剂可以使用菊酯类农药,如高效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联苯菊酯等。但应注意菊酯类农药容易产生抗性,不能连续使用,不同菊酯农药间存在交互抗性,并非换一种菊酯类农药就可以,具体使用浓度注意参考农药标签,按照推荐浓度使用。昆虫生长调节剂类农药具有高度选择性、低毒等特点,主要包括灭幼脲、虱螨脲、除虫脲等,主要影响害虫发育从而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速效性相对菊酯类农药较慢,但毒性低,选择性高,对其他天敌类昆虫杀伤性较低,对果园生态多样性的维持有较好效果。防治鳞翅目害虫新型农药还有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等农药,防治效果也比较好,可根据果园发生情况轮换使用。化学防治要配合信息素预测预报结果进行,选择准确的防治时期,可有效提高化学防治效果,减少化学农药用量。

  橘小实蝇产卵直接在果实中,所以化学农药无法防治橘小实蝇的卵及幼虫,对橘小实蝇成虫有效的农药主要包括敌百虫、溴氰虫酰胺、多杀菌素、乙基多杀菌素、氟虫腈、甲氧虫酰肼、菊酯类等。在成虫盛发期和产卵期用敌百虫等药剂加适量红糖喷树冠,每隔7~10天连喷3~4次,可有效杀灭橘小实蝇成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