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新闻中心
NEW VARIETIES
联系方式

地址:
郑州市管城回族区未来路南端

电话:
0371-65330981

邮箱:
suowangzhan@163.com

所内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所内新闻

郑果所揭示呋虫胺和氟啶虫酰胺及其代谢物在苹果上的残留行为及潜在风险

来源:果品质量检测研究中心 作者:田发军 2025-02-11 16:32:00 浏览量: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瓜果质量安全监测与控制技术创新团队在农林科学Top期刊《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上发表题为“Residual behaviors and health risk assessment of dinotefuran, flonicamid, and their metabolites during apple growth, storage, and processing”的研究论文。系统的解析了呋虫胺和氟啶虫酰胺及其代谢物在苹果生产、贮藏和加工过程中的迁移降解转化规律,明确了这两种农药及其代谢物在苹果上使用和加工过程中如何最大限度的控制和减少农药残留,为苹果加工制品中的农药残留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提供重要支撑。

研究结果表明,在田间不同施药剂量下的半衰期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施药剂量下的最终残留量均低于最大残留限量。在贮藏过程中,低温降低农药的消散,导致其半衰期延长。在苹果产品加工过程中,呋虫胺和氟啶虫酰胺及其代谢产物的残留浓度均降低。用自来水、NaCl、Na2CO3、NaHCO3和柠檬酸溶液洗涤后,所有农药的加工因子均小于1,且每种农药的加工因子数值随着洗涤时间和洗涤溶液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用自来水洗涤并加入NaHCO3,洗涤15分钟后去除效果最佳。此外,农药具有较低的水辛醇分配系数更容易通过洗涤去除。在去皮和发酵过程中,呋虫胺和氟啶虫酰胺及其代谢物残留量显著降低。在加工过程中,代谢物的减少率低于农药母体本身。同时,苹果加工产品的最大残留限量可以参考其自身。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所有性别和年龄段的人群都没有因食用苹果中含有这两种农药而面临重大的饮食风险,其饮食暴露风险是可接受的。这些结果为苹果种植过程中农药的使用和加工过程中有效的减少农药残留提供参考。

郑果所田发军副研究员和硕士研究生周真真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谢汉忠研究员和田发军副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果蔬园艺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自主培育重点项目、所级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统筹项目和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等项目的支持。(通讯员:齐文莉)

15_副本.jpg